1、常绿杜鹃在园林中有混植、群植、孤植、林缘配植和与岩石园配植等形式。(1)混植:混植主要用于大叶类杜鹃花,如凸尖杜鹃、大树杜鹃、腺体杜鹃、高尚杜鹃等叶子较大,在自然界分布于常绿阔叶林之中,开花季节在浓绿的林中绽放出鲜艳的花朵。
2、花篱:选择常绿、矮小、枝条密集、耐修剪的杜鹃花栽成一行或多行,直线或曲线的栽植方式。常布置于路边、墙根、花坛、草坪的边缘,既四季常绿又逢时开花,既能表现开花时的色彩美,又能表现出流畅的线条美。
3、胡波说,八大植物景观分区为重庆原生杜鹃展示区、西洋杜鹃展示区、观赏杜鹃展示区、亚高山类杜鹃及杜鹃花科植物多样性展示区、悬崖和岩石杜鹃展示区、艺术造型杜鹃展示区、秋色叶林展示区、滨水湿生植物展示区。值得一提的是西洋杜鹃展示区和艺术造型杜鹃展示区。
4、此外,昙花、石榴、扶桑、杜鹃花、茶花等可以通过控制温度、光等条件,能够定期定时的促进植物开花。陪衬法。 古诗有云:秋水共长天一色,这种蓝天陪衬秋水,就是植物造景技术陪衬法中的一种。
5、绿化与净化空气——吊兰 吊兰是一种常见的室内绿植,不仅能净化空气,还能带来绿意盎然的效果。其悬挂在门口的造景方式,既增添了空间感,也起到了很好的装饰作用。 寓意吉祥——发财树 发财树是一种常见的观叶植物,其叶片丰满、翠绿欲滴,象征着发财和吉祥。
1、大地艺术的解释 美国艺术流派。产生于20世纪中期。以大地作为艺术创作的 对象 ,或在 广袤 的沙漠上挖坑造型,或垒筑 堤岸 ,或泼溅颜料遍染荒山。早期的大地艺术作品多在现场施工,现场完成, 无意 于给人 欣赏 。后期的大地艺术家只对 自然 地貌作 极小 的 改变 或润饰,并借助摄影来完成。
2、Land Art,也就是“大地艺术”,也被称为“地球艺术”(Earth Art / Earthwork )首先,它是60年代起,一个从室内发展至室外,再进入广阔自然的三维艺术运动。1960-1970年,西方就场所雕塑的含义,进行了重大且深入地探索、发展、变革。雕塑,既是一个实体组织,又是一个三维的近乎于建筑空间的组织。
3、大地艺术。亦称“地景艺术”。是1967年—1970年代出现的艺术。大地艺术所追求的理念是:(1)探求制作材料的平等化和无限化,并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以大自然作为材料,在自然环境中从事创作。(2)反对艺术作为买卖行为,认为艺术品不应该放在美术馆。
4、大地艺术,是“由极少主义艺术的简单,无细节形式发展而来的。大地艺术家主张返回自然,以大地艺术作为艺术创作的对象。他们或在广袤的沙漠上挖坑造型,或移山填海,或垒筑堤岸,活泼溅色遍染荒山。由于大地艺术家常以挖掘填湮工程形式出现故又有土工方程或地景艺术之称。
5、大地艺术可以说是中国庄子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具体实践物。大地艺术家认为,艺术与生活、艺术与自然应该没有森严的界线。在人类的生活时空中,应处处存在着艺术。大地艺术可以看成是室内装饰作品向户外发展的结果,最早的样式可追溯到古埃及的金字塔和英国的斯通享治圆形石柱。
乔木引风林。世博公园就像一把巨型的绿扇,抬升的扇形基地是折扇的扇面,按风向走势而特意设置的乔木引风林为扇骨,整个公园沿黄浦江面缓缓升起并展开。
公园里高大的乔木显得特别整齐,它们按风向走势,设置成扇骨形状,南北通透,扇骨之间形成一道道天然的通风道,将凉爽的江风源源不断引入世博园区。
位于上海市中心繁华地段的上海世博公园坐落在黄浦江南岸,它肩负着与老城厢、外滩和陆家嘴共同塑造上海城市风貌的重任,旨在通过跨越黄浦江,展示上海各个发展时期的都市意象。